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获奖 > 正文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高校社科协同创新

日前,“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2012”在广州召开。论坛围绕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作了深入的研讨,并就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和建设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代表作了主题演讲。现将发言内容摘编如下。

坚持改革开放 探索社科协同创新模式

教育部副部长 李卫红

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社科战线要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上来,牢牢把握机遇,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加快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

一、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的着力点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服务“国家急需”为目标,凝练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的主攻方向。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准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创造性地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深刻分析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新要求,立足社会实践,结合学科特点,凝练主攻方向。

坚持内涵式发展,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能力提升为核心,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质量。大力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的一体化建设,把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汇聚到一起,相互取长补短,跨越学科间和学科内的知识鸿沟,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领域的兴起,促进知识的更新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将封闭、分散的研究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特别是组织多领域专家就某一问题开展综合研究,抓住问题的实质,提高综合回答现实问题的能力。

坚持改革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建立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协调推进高校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改革,形成改革合力。同时突出重点,着力推进人事制度、科研评价等方面的改革,积极探索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的资源配置和科研组织模式,突破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创新主体间的分工合作。着力深化高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体制壁垒的思路和举措,促进创新组织从分散、封闭、低效的方式向集聚、开放、高效的方式转变,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建立面向未来的、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的、协作共赢的高校创新发展模式。

二、转变观念,注重实效,扎实推进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建设

转变观念,深化对协同创新的理解。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其改革创新的核心是推动高校综合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开放,服务于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能力提升,进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不能简单将其理解为一个分资源、争项目的计划。综合考虑规模效益和组织成本,真正做到创新资源的优化组合,取得协同效应,关键是要有实质性的合作,协同单位不是越多越好,避免把协同中心搞成没有实质建设内容的大拼盘。注重与现有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的衔接和协调,充分整合好、利用好、发挥好现有资源,避免重复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立足长远,精心做好组建培育。在深刻领会“2011计划”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照“2011计划”各版块的具体要求,深入调研分析自身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不仅要清楚当前所具有的特色优势和创新潜能,更要找出有可能阻碍下一步发展的问题难题,确保组建过程的有序开展。瞄准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进一步凝练方向,主动与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部门积极沟通,组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使协同创新中心成为联结学科、机构和部门的桥梁,各类创新资源在这里得到优化配置。鼓励“被协同”,通过被协同发挥自身的互补优势,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建设创新文化,营造良好氛围。文化是一个组织的灵魂,文化氛围不仅影响着人才资源的聚集,还会进一步影响知识创造和成果产出。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要有与时俱进、海纳百川的气魄,着力克服追名逐利、门户主义、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倡导追求真理、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培育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充分调动各协同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顾海良

党的十八大在论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时,提出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新要求。实现这一新要求,要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为基本方法和路径。

高度关注方向的选择。在方向选择上,要充分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国家需求的紧密结合,达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深度聚合;要充分展示理论视阈和实践需要上显著的广度和深度,在现实、理论与历史的结合中,在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与人类文明进步的联结上,有新的突破、新的创造;也要充分拓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和学科体系中具有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方向的特质。

发挥学科上的集群功能。破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单独的既定学科试图解决社会整体性重大问题的困难,破解学科的局部性与对象的整体性的矛盾,探索多学科结合的路径,实现跨学科的实质性融合,提升解决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能力和水平,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及其体系建设中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和理论自强。

凸现方法上的集约优势。协同创新在本质上就是以问题研究为中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研究为主体组织学科队伍和组合研究方法,突出深入社会、深入民众、深入实践的“田野”研究过程和方法。要建立一批农村、企业和社区的试验基地,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真正地贴近、贴紧中国社会的实际,改变单纯在“书斋”里研究理论、建立体系的现象;建立以现代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广泛的调研和信息网络,准确把握所确定的方向的基本动态和趋势,改变单纯性质研究缺乏数量判断的研究方式;探索“旋转门”制度,使更多的理论研究人员能够在中国发展实事、实地的体验中实现理论发展和创新,切实增强理论研究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提升学术成果上的集聚特色。切实改变学术成果只纯粹是论文或专著的现象,突出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等有重要意义的成果的肯定和褒扬,把学术成果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和环节中,形成有利于、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咨询报告、政策建议、发展规划等学术成果的集聚特色,真正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作用力和影响力。

凝聚学术过程的集成动力。建立实质性协同的组织管理机构,结合协同创新体内各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切实地选择协同创新的路径、模式与类型。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积极吸纳地方、企业、社区及国内外各方面的支持与投入,协同一体,分工推进。要制定整体实施路线,明晰各方职责,确定具体分工,建立协同创新的新平台。要结合协同创新目标与任务的要求,系统设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员聘用与考评方式,建立有组织创新、协同管理、资源整合与成果共享等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长效机制,力求在理论上、方法上、学科体系上有所前进、有所拓展、有所创新。

全面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北京大学副校长 刘 伟

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2011计划”正是响应国家战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的重大战略举措。

学科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不同学科协同创新的方式将有所不同。理工医科的研究目标是解决自然科学和技术上的难题,其协同创新点主要在于多主体的联合攻关,通过有效的团队协作和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开展高精尖的科学研究,实现重要科学发现和重大技术突破。

人文社会科学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以净化人类精神、促进社会发展为指归。因此,它首先是解决社会问题,并提供价值体系,提高个人乃至民族的文化素质、文化品格。这种学科属性决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首先要依赖于学者个体的思想创造和学术传承,更重要的在于依赖社会发展所提出的问题和提供的历史条件,其成果复杂多样,难以绝对地衡量,因此人文社会科学更容易受到体制壁垒的束缚和伤害。人文学科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但不等于说它没有用。人类所有的重大创新和社会变革,包括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制度变迁等,都是以人文社科理论的重大创新为前提的,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功用在于教化和培养人。

人才、学科、科研是大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是根本出发点,学科建设是基本任务,科学研究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体现。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必然要将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能力提升有机结合,紧紧抓住前沿、交叉学科领域,进行合理的学科布局,注重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建立灵活有效的体制机制,并推动其研究成果为现实决策提供高水平的学理依据。

北京大学当前正处于第三次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阶段。实施“2011计划”正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北大改革创新、集成聚焦、实现跨越的关键机遇。我们要借此打破体制壁垒,做好顶层设计。为此,北京大学制定了《北京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管理办法》,并在培育期间给予相应支持。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已经逐步在五个领域牵头开展了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工作,其中“世界文明与区域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已经正式成立。同时北大也参与组建了若干个由其他高校牵头的协同创新中心。

加大协同创新力度 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 冯惠玲

中国人民大学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在2012年牵头组建了“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等协同创新中心,通过问题导向、任务牵引、机制改革,探索符合哲学社会科学使命和规律的协同创新道路。

以任务为牵引,聚焦“真问题”。根据教育部“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八字方针,学校确定了“真问题、跨学科、新方法、重协同”的组建思路,明确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的前提必须是有一个共同的科学问题或重大需求有待攻克,有一个重大任务为牵引。要围绕国家当前面临的战略需求,找到国家急需解决的“真问题”,然后寻找可以与我校形成合力的伙伴,形成与需求相对接的协同创新主体。根据这样的思路,学校把目标锁定在加强社会管理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个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

以改革为突破,实现“真协同”。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的思想。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场系统的改革,牵涉到创新要素的重新组合和组织结构的重新布局,需要突破现有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聚合原本相对分散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并释放其活力,实现具有优势的各方力量按照研究方向和技术路径分工并开展联合攻关、深度合作。在推进协同过程中,学校提出以下三点要求:一是协同要因题制宜,顺势聚合,实现各种创新要素在合作基础上的深度融合;二是协同要“纵横交织”,“天南地北”,围绕主题实现创新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聚合;三是协同应由浅入深,注重落实。

以服务决策为目标,打造“真智库”。学校希望通过“2011计划”建设,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问题,集聚先进研究方法,汇聚优秀人才,逐步建成独立于政府咨询机构之外的“外脑”,从而服务决策、谋划战略,引导思潮、影响社会,创新机制、培养人才,生产思想、创立学派。为此,学校在协同创新建设中确立三个宗旨:一是以监测、预警、评估、预测、咨询为主线,构建智库运行基础;二是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转变为基础,提升智库咨政能力;三是以创新组织模式为保障,提高智库运行效率。

协同创新 繁荣发展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 逄锦聚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的必要性,首先是由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形势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从我国国内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全球范围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加快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的整合与重组,促进与实践、与科研部门和实际部门的紧密结合,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协同创新也是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时代和实践的发展需求相比,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协同创新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紧密结合的战略举措。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首先要坚持服务人民、服务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把国家急需摆在首位。要适应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时期的新要求,研究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发展规律,研究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要求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要适应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两大主要问题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世界发展潮流,研究和揭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规律和趋势,为促进我国的开放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要坚持文化传承创新为引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发挥优势,整合学科和人才资源,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以及境外机构等开展协同研究,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加强文化对外表达和传播能力,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

关键是要建立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必须深化组织管理体制、人事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机制、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等改革,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特别是要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推进司法文明协同创新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张保生

党的十八大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出发,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了部署。司法是维护社会公正和法治的最后一道防线。进入新世纪之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司法供给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

司法文明领域的协同创新,首先是明确任务,其次是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承担着五大任务:探索科学的司法理论、建构先进的司法制度、促进公正的司法运作、造就卓越的司法精英、培育理性的司法文化。

在资源整合方面,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依托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的法学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整合了3个教育部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7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在中心的136位研究人员中,三所协同高校专职人员111人,国内其他协同单位兼职人员14人,外国专家11人。中心资源汇聚了包括办公用房、仪器设备、图书期刊等大批研究资源,并将与德方合作在马普所建立“中国法律研究中心”,在洛桑大学建立一个“中国证据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在马里兰州法医局建立“中美科学证据和专家证人制度联合研究中心”。

司法文明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仅靠传统的个体、分散、封闭的书斋式研究是无法完成的,必须打破学校之间、学校与司法机关的壁垒,开展跨高校、跨学科、跨部门、跨国界的协同创新。我们的改革措施包括:以法律硕士(司法文明方向)研究生培养为纽带,组建跨高校、跨部门的司法文明人才队伍。以本科生司法文明相关课程为纽带,组建司法文明国际人才队伍,开发司法文明全英文系列课程。在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领导下,以中心主任联席会议为执行机构,以轮值主任为年度执行责任人并组成联合秘书处。学校将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体制改革“特区”,在科研计划、科研考核、科研奖励和科研评价乃至薪酬分配等方面制定了配套性的改革措施;在中心人员编制、建设经费投入、经费使用自主权、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都给予了特殊的政策。

推进协同创新 服务国家对俄战略需求

黑龙江大学校长 张政文

建校71年来,特别是近年来,黑龙江大学构建了包括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国家试点学院、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俄罗斯研究院等在内的全方位对俄办学综合体系,奠定了服务国家对俄战略的良好办学基础。

着眼国家对俄战略,提升协同创新高度。按照国家“2011计划”要求,学校着眼国家急需,牵头培育组建了以中俄人文交流与合作为主题,以中俄人文交流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和对俄战略性人才培养为切入点,以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的中俄人文合作协同创新中心,努力推动中心成为国家对俄战略重要智库,为我国推进中俄人文交流、夯实中俄友好的民意和社会基础、全面提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着力推进科研协同,拓展创新平台广度。按照“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学校围绕中心的目标与任务,协同国内相关领域研究见长的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央编译局、中国旅游研究院等单位,依托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3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分别在中俄战略、文化、法律、教育、科技、传媒、旅游等7个研究领域,组建了“首席专家—执行专家—科研骨干”三级责任式多学科融合型创新团队,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

着力推进制度建设,把握机制体制改革深度。学校在中心开展了以创新要素开放流动为特点的体制改革和以倡导学术自主、平衡责权关系为特点的机制改革。初步形成了以岗位管理式人才聘任制度为主体、以质量与社会贡献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为精髓的学术驱动型中心体制,初步建立了以任务牵引式科研运行机制为核心,以专家负责制组织管理体系为基础,以教学科研多学科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贡献比例分配式利益共享机制和突出常态交流的国际交流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心机制。同时制定出台突出学术自主性、管理民主性、专家权威性、评价多元性的15个管理文件,不断健全由组织管理保障、人才聘任和管理、科研管理和评价、高端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术道德规范等制度构成的现代管理制度体系。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科研成果简介(更新中)

下一篇:“国学博士论坛”征文启事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