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1年4月。学院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校马列教研室;1985年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1995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2005年获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博士点;2021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023年获批马克思主义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院2016年入选江苏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2018年、2020年、2022年连续入选江苏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聚焦“大思政课”建设,创新引才、用才、育才机制。现有思政课教师93名,其中高级职称占比超50%,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超80%,年龄与学缘结构合理。学院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影响力人物2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等6人。近20人次入选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 等省部级人才工程,5人入选江苏优秀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领航·扬帆”培养计划。一批教师获评省市师德模范、先进工作者,形成了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专任教师队伍。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工作。学院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课程等六个教研室。近年来,学院教育教学成效显著,课程建设硕果累累。在全国第一、二、三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涌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1人、“教学能手”3人、“教学骨干”2人。累计获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3项。《红色记忆与国家认同》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创造学》入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红色记忆与国家认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自然辩证法》《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获评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校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学院高度重视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以高水平研究支撑高质量教学,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学院为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江苏省牵头单位,拥有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矿大理论研究基地、江苏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等教研平台。建院以来,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1项、省部级项目77项,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出版专著80余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800余篇;获各级科研成果奖33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拓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学校建设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
(2025年8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