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党的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淮海论坛’”在我校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由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共同体(江苏)、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基地、江苏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亓光出席开幕式,徐州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李翠梅出席开幕式。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岩教授、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阎国华教授应邀作主旨报告,中国矿业大学人才引进工作办公室陈建主任就人才引进政策作专题宣讲,学院党委书记丁恒星教授主持开幕式。
会议现场
亓光向论坛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作主旨报告的各位教授、点评专家和青年学者致以诚挚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成效。他表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学科自身立场开展理论研究,明白马克思主义的学理、道理、哲理,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和学习者具有重要意义,期待各位学者在学术汇报中开阔视野、凝思聚能,在学术交流中互学互鉴、亮出风采,在接下来的工作、学习生涯中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亓光作开幕致辞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丁恒星主持开幕式
阎国华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沿革和学院建设情况。他表示,“淮海论坛”自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四届,逐步成长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开展高质量对话与思想碰撞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在投稿数量、覆盖范围和作者层次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彰显了论坛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阎国华对青年学者的积极参与表示热烈欢迎,并寄语大家在学术交流中拓展视野、探索真理、共同成长。
在主旨报告环节,吴宏政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评价坐标”为题作主旨报告,从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两个维度,阐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视野与人学立场是中国式现代化客观评价的基础。他融合“大历史观”的时空坐标,以“共生法则”揭示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资本逻辑的真理性。王岩教授以“平等:民主与正义之间的价值共识——基于政治哲学的视角”为题作主旨报告。他表示,正义是全人类的价值理想,更是当代世界的价值主题。民主和正义在价值维度共同指向了平等价值,要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正义价值的实现。阎国华教授以“党的领导与中国式现代化——以新质生产力需要系统理解与推进为例”为题作主旨报告。他从系统性质态特征、系统性价值目标、系统性推进路径三个方面论述新质生产力需要系统理解与推进的必要性。他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必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其各个领域,中国式现代化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不断开辟新境界、取得新成效。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教授作主旨报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岩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阎国华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人才引进工作办公室主任陈建作政策宣讲
在五个平行分论坛的研讨交流中,与会青年学者分别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做了精彩展示,天津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任刘琼莲教授,《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执行主编徐敏宁教授,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教授、《理论学刊》责编吕本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恒力教授,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传泉教授,贵州大学原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红军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执行主编王锋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永虎教授,空军勤务学院基础部主任陈萌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云龙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贺苗教授,《红旗文稿》副编审张少义,《江苏社会科学》副编审史拴拴,《贵州社会科学》副研究员李迎喜,《煤炭高等教育》编辑部主任张阳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先后从专业视角提出了建议。
闭幕式上,优秀参会代表依次发言,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程志波教授主持并作论坛总结,副院长张灿教授宣读获奖名单,刘琼莲、张少义及吕本修为本次论坛获奖作者颁奖。
本届论坛收到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论文743篇,经过评审,共有81篇论文获奖。通过举办“党的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淮海论坛”,搭建了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
责编:张彬朋
一审:张彬朋
二审:张长旭
三审:丁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