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学校举行万名师生“学习新思想同上一堂课”活动

根据教育部党组要求,近日,中国矿业大学举行“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系列活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凝聚广大师生勇担大任、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和文化自信。

6月15日下午,在南湖体育馆课堂上,校党委副书记蔡世华应邀进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专题授课。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相关负责人及部门工作人员,部分学院(部)党委副书记、专兼职辅导员,教师和学生代表共1200余人参加了听课。

蔡世华副书记以十九大报告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围绕“文化建设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自信消长的历史反思”“文化自信的民族传统思想资源”等三个重点进行了讲解。

蔡世华副书记以十九大报告主题的文化内涵切入,介绍了文化的定义、结构,结合古今中外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等关于文化的阐述,讲解了文化诠释人生意义与价值、构建社会秩序与规范、凝聚国家民族意识、陶冶心灵与气质等主要功能。他说,加强文化建设和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

他以大量的文学作品及文化现象为例,分四个阶段讲解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自信消长带来的历史反思。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同时,增强文化自信要处理好坚守传统与传承发展的关系、汲取精华与剔除糟粕的关系、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主流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关系。

蔡世华副书记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着重讲解了天人合一、中和圆融、修齐治平、革故鼎新等民族传统思想资源,分析了中华优秀文化中蕴含的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启迪、对治国理政的有益启示、对道德建设的有益启发,乃至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鼓励师生积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6月1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池忠军为全校团学骨干开展题为“以真理的力量担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使命——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的现场授课,在镜湖大讲堂同步进行。

池忠军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讲话为引,向在座团学骨干代表发问: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鲜活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进而,他表示,弄清这一问题,要求深刻把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大逻辑。

他通过对世界观谱系的梳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本质差别,以及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科学性,通过分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特质所在,指出社会性质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质变引起的,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演进性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自然性的基本规定性。

他讲到,马克思对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剩余价值生产的发现,使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更加深刻,根基更加牢固。在对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六条规律进行归纳的基础上,他还剖析了这些规律所揭示的若干深层问题。

池忠军教授列举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三个理论来源,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道路。他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逻辑的继承与创新,它基于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其形成具有内在规律性。他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贯通,以真理的力量承担新时代使命和责任。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届毕业生送别座谈会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最新资讯